
—华卫,2018年7月,斯瓦尔巴,寻找北极熊极致体验
生命不在于它的长度,而在于它的宽度,我很喜欢这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过的精彩,我选择了旅行和体验。
对于一个喜欢旅游的人来说,南极北极一直是我的向往之地,今年6月上旬,伟大航路柯总电话我,老鬼北极去不去,我说什么时候,他说就这个月,6月21号,我当时觉得柯总是开玩笑呢,在人们的意识里,去南北极是很遥远的,怎么可能想去就去呢,因为时间很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来了一个说走就走的行程,而且居然去北极。
走之前我稍稍做了下功课,主要是查了下北极的气温,还有需要带哪些装备。斯瓦尔巴群岛的气温在零度左右,羽绒服是必须带的,防水衣裤要带的,还有手套帽子,相机套,望远镜是一定要带的,而且我建议要带一个高级的望远镜。防水登山鞋就不用拿了,登入岛都有船公司的登陆鞋,船上温度20度,很温暖,自己只要一双便鞋即可。
在这里我先说下北极,很多人其实对北极的概念是含糊的,沿着北极圈的边边上玩一圈,还有就是进入北极圈深处,就像我们这次的斯瓦尔巴群岛,以看动物为主要目的,还有就是直达北纬90度北极点,那个行程基本就是在北冰洋上赶路了。
21号一早我和柯总和藤老师李老师两家一行6人就出发了,经过三趟飞机的远航,终于到达了地图上最北边的城市——朗伊尔城,北纬78度,已经深度进入北极圈,进入北极圈的概念是北纬66.5度,这是一个到处都是以最北为称,一个熊比人多的城市。盛夏6月,正是北极圈的极昼,在这里没有黑夜,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只有整天刺眼的太阳永不落。
在宾馆我睡了没几个小时就起来,出了酒店门口感觉不是很冷,我一个人在地球上最北的城市瞎逛着,望着远处的雪山和光秃秃的山脊,觉得和西藏地区很相似,我时不时的观看四周山峰的山脊,提防着山脊后面突然冒出来的北极熊,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朗伊尔城规定外来游客如果走出城区必须由当地佩枪的向导陪同同行,我们的酒店靠近城区的边缘,所以我觉得还是小心点好。我没有继续往城外走,开始沿城区往海边方向走了。朗伊尔城区非常小,大约走了五百米就看见雪山下的大海,阳光下的北冰洋波光粼粼,海滩上海鸥不时这朝我俯冲下来,警告我这个侵入它们领地不速之客,每次俯冲下来我都会避开它们袭击我的鸟屎。
空旷的城市只有我一个人在行走,我挺喜欢这种感觉,这时候整个世界属于老鬼一个人。我沿着海边走着,边走边拍,突然从镜头里出现一只大野鸭噗噗的飞了起来,停在不远处虎视眈眈的盯着我,嘴里发出嘎嘎的警告声,我马上意识到附近有它的窝,果然,几个鸭蛋展现在我眼前,原来是我惊扰了它的孵小宝宝计划了,我后退了几步静静地看着鸭妈妈,她似乎察觉出我没有恶意,于是摇摇晃晃的走回窝里继续蹲下孵它的宝宝了。
下午四点开始分批登船,这是有166个仓位的抗冰船,由9名经验丰富的探险队员带队,在宣布了一些注意事项后,开启了神秘的北极之旅。
出港这天天气晴朗,蓝天白云海水清澈,出了峡湾眼前忽然开阔,游客们兴致勃勃的到甲板上留影拍照,只希望海面上跃出几条大鲸鱼,可是一望无际海面上什么也没有。
当天晚上海面上开始起雾了,能见度很低。
早餐的时候大家都在担心这个天气要维持多久,难道在北极的8天都是这样的倒霉天气,那就只能天天在船上听探险队员们一个个轮流讲故事了。既来之则安之,一切随缘,出来旅游必须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早餐后课程的内容是北极的冰山。下午根据天气状况还是不能上岛,继续讲课,北极熊。北极旅游,对于探险队员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大家找到北极熊!
晚餐时有了一个意外的惊喜,餐厅主管拿起话筒宣布今天有个中国男人在北纬80度的北冰洋上过生日,有请来自CHINA的华先生上场。很幸运也非常难得在北极的游轮上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一起度过一个难忘的生日,吹蜡烛时许愿,请大家猜一下我许什么愿了,对了,我许的愿就是我们此趟北极之行一切顺利!
还真是灵验了,在晚餐快结束时船上的播音告诉前方观察到有鲸鱼出现,于是大家拥到甲板上观看鲸鱼,鲸鱼出现的时间大约持续了20多分钟,大约有五六条,由远至近,很清晰看到喷出的水珠,只可惜鲸鱼们没有翻滚和跳跃,不过大家已经很兴奋,出来的第二天就看到了大型动物。
下午我们又去近距离接触了另一个庞然大物——海象,看似海象庞大的体型,长得也很丑,可它们的性情很温顺,没有攻击性,皮下厚厚的脂肪成了北极熊的主要食物,北极熊在入冬之前会尽可能的捕猎海象,摄取大量脂肪来维持漫长的冬季。
北极熊也是短跑冠军,150之内冲刺很快,但由于它们的生理结构,不能长距离快速奔跑,如果不能及时散热,会导致生命危险。最高大北极熊完全站立前爪伸直总长大约有多少,大家可以猜一猜,五米,整整五米,相当庞大。大家想象一下,一头五米高的北极熊站在你面前,你是否只有抬头仰望了。
这次北极之行,看到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极带来很大影响,第一感觉就是北极变得不那么寒冷,今年是有史以来北极圈温度最高的年份,最高达到30度,电风扇在北极圈很多城市脱销。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还是全球人口快速增加,汽车与工厂的排放,过度的开发大自然,这些都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结构。海冰与冰川每年都在快速的消融,那些赖以生存的动物的空间越来越小,或许多少年后,寒冷的北极我们只能在现有的照片上看到了。
本游记著作权归老鬼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
